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目前已经在越来越多的结构类型中得以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如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等。值得一提的是,隔震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性能化设计一方面提升了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此外,性能化设计也不再单单局限于主体结构,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非结构构件,如砌体填充墙、玻璃幕墙、管道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通信设备等。
应当对采用隔震措施建筑附近的地质环境以及建筑地基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勘测,隔震建筑附近应当具有较为坚实的地质条件。
外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应用基本情况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防止非结构部件的破坏,避免建筑物内部装修、室内设备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并且隔震橡胶支座技术应用方便、隔震效果明显,该技术又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目前,上已有20多个已开始在建筑物中使用橡胶垫隔震技术,其中日本、新西兰、美国、意大利、等应用实例较多,所据调查,到目前为止,19层,已建近700幢,美国29层,已建近100幢,日本50层,已建近3000幢,隔震建筑应用,已建近25座美国已建近35座,日本已建近800座幢。
有关专家认为,为更好地推广应用在安全性、经济性优于传统抗震方式的橡胶减、隔震新技术,建议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积极推广,橡胶支座抗震模拟实验加大建筑抗震的安全储备,橡胶支座更好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规范》没有对滑板橡胶支座下桥墩地震力的计算给出明确规定,如果根据摩擦力与桥墩自身地震力叠加并乘以相应的系数作为设计地震力,则存在可能得到的桥墩屈服强度低于滑板支座发生滑动的摩擦力,从而导致墩的屈服先于滑板支座发生滑动,这与预期的性能不一致;此外,由于存在滑板支座不发生滑动的可能,因此,设计中应根据滑板支座的实际情况进行桥墩相应的抗震设计,这是目前规范所没有考虑的。
同时,通过其良好的弹性和较大的剪切变形来满足上部结构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支撑端的转动和水平位移,减少屋盖对支撑结构的推力,并通过局部支座的好能起到减震、隔震作用。
如果采用板式橡胶支座,除伸缩缝采用活动支座外,其余墩台均可布设固定支座,这时桥跨结构作用于墩台上的水平力将由各个支座均匀传递,但须验算每个支座的位移量及转角满足桥跨结构的变形。
它能有效地、可靠地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桥墩上,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在支座按装过程中产生的偏压脱空等不良现象,特点适应于坡桥、弯桥、斜桥、曲线桥等布置复杂的建筑上。
(图一)LRB1100隔震支座
测试结果显示,模拟医院成功经受住了6.7级和8.8级的地震,大楼内的电梯、楼梯、柜子、手术床等医疗设备以及医疗器械只有表面损伤,橡胶隔震支座非常有效。
一、四氟板式橡胶支座规格及四氟板式橡胶支座及适用气温:氯丁胶型:+60℃~25℃天然胶型:+60℃~--40℃三元乙丙胶型:+60℃~-45℃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性能特点四氟板式橡胶支座的产品特点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低廉、无需养护、易于更换缓冲隔震、建筑高度低等特点,因而在建筑界颇受欢迎,被广泛使用。
采用隔震技术后,上部结构所遭受的地震作用大大降低,结构的变形集中发生在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层间变形显著减小,并且上部结构的加速度显著降低,地震时上部结构只发生缓慢的平动,人的生命与结构自身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保护了建筑装修、家具和设备。如图7所示。
为此,只要在建桥初期,严厉扼守支座产物质量关,严厉依照建筑支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才干有用防止建筑建成后改换支座,使建筑能有持久的运用寿命当建筑纵坡坡度不大于1%时,板式橡胶支座可直接设置于墩台上,但应考虑纵坡影响所需要的厚度。
固定支座的作用是将建筑结构固定在墩台上并传递竖向应力和水平力,允许建筑结构在沿着线路的竖直平面内自由地转动,但不能移动;活动支座除了能自由地转动外,还应允许在活、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的作用下,梁端可纵向水平移动。
在混凝土养护期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日前,记者在北京市哑巴河桥现场看到26个黄色双控液压同步顶升配备在计算机控制下得胜将长22米、宽19米的建筑整体顶起,在不影响路面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通所施工人员顺利完成建筑支座的更换。
请关注:保证橡胶支座的安全及施工完成后的维护工作常用的建筑橡胶支座的类型简易垫层支座:适用于跨径小于10M的简支板或简支梁桥。
公路建筑支座在水千方向则应具有—定柔性,以适应车辆制动力、温度、混凝土收缩利徐变及活载作用下梁体的水平位移。
(图二)LNR400天然橡胶支座
由于D、F型建筑伸缩缝整条采用氯丁或三元乙丙橡胶制作,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耐曲挠性能。由于FAX、FAY、FBX三个力汇交于A点,对A点写取矩方程可求出待求力FBY。由于板式橡胶支座具有水平剪切的各向同性,能良好传递上部构造多的变形。由于板式支座本身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可以满足较大垂直荷载,并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由于从受力5-2A上能够求出FBY,所以可以从受力5-2C中求出FBX。由于各省之间情况各异,经济增长点各不相同,车辆荷载出入较大。由于化学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与混凝土粘接性能,待其形成固体后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遇水膨胀性。由于检测设备投资大,检测难度大,一般单位无能力承担。
近日有与同行探讨某隔震方案,说起一个新的问题,《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规定:结构层高在20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不足20M的计算1/2面积。本条规定主要是针对坡地建筑,但有些地方的建设主管部门理解较为生硬,要求对独立的、除检修以外并无使用功能的隔震层也套用本条文,导致如果采用隔震技术建筑面积会增加的情况出现,使项目遭遇困境,这本是不该发生的故事。
后安装下预埋板,然后绑扎进行橡胶隔震垫的安装施工。具体工艺为:后浇带或后浇块的施工要求(包括补浇时间要求);后来几个交叉依照横梁参考。滑动型支座设置时应注意其滑动方向与建筑的主位移方向一致。缓缓落梁,拧入上锚固螺栓,移除千斤顶,抽换完成。回填标高以控制沥青不会污染预埋钢筋为宜,目的在于防止摊铺备压坏预埋钢筋,便于路面连续摊铺。绘出定位轴线及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和楼面结构标高;绘制施工记录表及竖向变形观测表等;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混凝土及帽梁有无冻胀、风化、开裂、剥落、露筋等。混凝土铰曾在建筑中有所应用,支承反力可达10000KN。混凝土铰是简单、廉价的中心可转动的支座。混凝土铰有各种类型,建筑上常用弗莱西奈铰。混凝土结构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时,应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图名称及编号或提供标准图。混凝土梁的裂缝,不论是钢筋混凝土还是预应力混凝土都是普遍存在的。混凝土设置浇灌混凝土用之模板在下预埋板的周边设置模板。活动支座采用聚四乙烯加硅脂与精轧不锈钢板对滑,可减少结构尺寸。活动支座除了能沉着地迁移转变外,还应应允在活载及温度变卦时,梁端可纵向水准挪动。
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抽检项目及频率?板式橡胶支座检测项目:原材料(厂家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外观质量,外形尺寸(每批随机抽取,每种规格不少于3块);解剖试验(每300块随机抽取1块橡胶层数大于3层的支座);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抗剪粘结性,极限抗压强度(抽3中规格,用量100块以下的可抽一种,每种随机抽取3块)板式橡胶支座由于受施工环境的约束,滑板支座的施工显的比较重要,要保持滑板支座的四氟板表面和与之摩擦的不锈钢板表面清洁,应首先把工作环境营造好,才能保证板式橡胶支座实现正常的工作状态。
支座不仅要承受和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应保证桥跨结构可以产生一定的变位,支座要有比较合理的传力方式,使支座传力通顺,不致发生过度的应力集中。
隔震技术是通过隔震消能装置安放在结构的底部和基础(或底部和柱底)之间,将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地震时,地动房不动,隔震装置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消弥其中,从而减轻上部房屋的破坏。与传统的抗震技术比较,隔震可大大降低地震对房屋的破坏作用,达到“大震可修”甚至“大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房屋内部的设施物品得到保护,减小人的恐惧心理,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
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常用的隔震装置有天然橡胶支座、永城市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橡胶支座隔震系统装置简单、施工方便,被认为是隔震技术迈向实用化卓有成效的体系。
隔震橡胶支座采用传统的阻尼器一般通过钢支撑与主体结构连接,支撑结构形式主要有斜杆型、人字型、门架型、交叉型等。
(图三)高阻尼铅芯橡胶支座
科研人员解释说,使用橡胶隔震支座相当于给建筑物穿了一双溜冰鞋,在地震发生时分解地面带来的晃动,从而保护建筑物不被损毁。
在,板式橡胶支座从1965年起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市政设计院等单位开始研制与试验,并先后在广东、上海、山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部分公路桥上使用。
对于地震作用,传统的结构设计采用的对策是“抗震”,即主要考虑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通过正确的“抗震”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防止结构的倒塌,而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而橡胶隔震支座技术就是一种简便、经济、的工程抗震手段。
这样的异常现象容易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板锈蚀严重,导致支座受力不均或支座无法受力。这样就容易造成支座局部脱空,局部剪应变总过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支座胶层开裂,降低其使用寿命。这样可以延长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这一系列工序非常重要,它将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这种类型的减(隔)震橡胶支座包括高阻尼性能的橡胶支座、普通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等。这种裂缝一般都要影响结构的安全,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现代建筑“基础隔震”概念的基本原理是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安全可靠的隔震柔性底层,使建筑物与基础隔开。这样,支撑在隔震系统上的整个建筑物在地震时便具有较大的剪切变形能力,使地震的各种破坏力对上部建筑物的直接拉力降至小,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可减小至1/5左右),确保建筑物在任何突发强地震中不被破坏和倒塌,是一种立足于“隔”的以柔克剐、以隔减震的积极抗震的方法。可以说,从“抗”到“隔”,是抗震设防策略的一次重大改变和飞跃。
嵌放在梁底钢板上宽槽中的不锈钢板,厚度为3MM,梁在伸缩移动时,因为不锈钢板有很好的光洁度,又在四氟板表面上,所以摩擦阻力很小,四氟板式橡胶支座表面粘贴的聚四氟乙烯板厚为1.5MM左右,在四氟表平面上有直径8MM左右,深度约1MM的球冠形的储油坑,在安装时涂以295硅脂,以便进一步减小摩擦。
在众多基础隔震构件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隔震橡胶支座是由柔软的薄橡胶板和坚硬的薄钢板分层交替叠合、模压硫化而成。其中橡胶层与钢板紧密黏结,当橡胶支座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和使用荷载时,橡胶层的横向伸展受到钢板的约束,竖向刚度增大,使橡胶支座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有利于稳定地支承建筑物;当橡胶支座承受水平荷载时,其橡胶层的相对位移大大减小,使橡胶支座可达到很大的位移而不致失稳,并且保持较小的水平刚度。
同时应经常清扫污水,排除墩台、台帽积水,要防止橡胶支座接触油脂,对梁底及墩、台帽上的残存机油等应进行清洗。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