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圆板式橡胶支座因而施工人法具有多样化,简单的工序中常常遇到极为复杂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新课题。
建筑橡胶支座按照其用途,可分为铁路建筑支座与公路桥板式橡胶支座按胶种适用温度分类如下:A、氯丁橡胶:适用温度+60℃∽-25℃天然橡胶:适用温度+60℃∽-40℃三元乙丙橡胶:适用温度+60℃∽-45℃板式橡胶支座适用的范围一般来说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适用于跨度小于30M、适合位移量较小的建筑.不同的平面形状适用于不同的桥跨结构,正交建筑用矩形支座;曲线桥、斜交桥及圆柱墩桥用圆形支座.四氟板式橡胶支座适用于大跨度、多跨连续、简支梁连续板等结构的大位移量建筑.它还可用作连续梁顶推及T型梁横移中的滑块.矩形、圆形四氟板式橡胶支座的应用非别与矩形、圆形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相同。
例如,如果在夏季高温时发生地震,出现了力的叠加,该如何处置?虽然橡胶支座可以分为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两种,适应不同的地区,但是对于叠加力的作用,显然还是有限的。
而这种增加必然会引起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增加,从而使竖向压缩变形减少,按不脱空条件来校核,设计允许转角降低。
橡胶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位置是否正确,橡胶支座各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外凸是否均匀。
建筑橡胶支座是设置在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主要起到一个在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下能自由变形的一个作用。
建筑橡胶支座需要经常性维护的原因关于橡胶支座的一些基本知识一提起橡胶支座,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梁体的水平位移主要由活动支座的橡胶剪切变形来完成,其高度则取决于水平位移量的大小。梁体降落过程,实际上与提升过程完全相逆,技术指标的控制完全相同。梁体就位后检查支座上下钢板与垫石、梁底之间的密贴情况,应尽量保证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梁支点承压不均匀,支座出现脱空或过大压缩变形时应进行调整。两端为不分固定与活动端的支座时,两者的厚度相同。
(图一)建筑高性能隔震橡胶支座
隔震垫的施工应包括以下人员:甲方、监理、施工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测量员、安装工(包括安装预埋件人员和组装橡胶隔震支座人员)、混凝土浇筑人员、吊装工、钢筋工、木工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班组进行。
但这些标准修订对板式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的认定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正如美国建筑设计规范中所指出的,某些公式的形式有些变化,但其物理意义没有改变。
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造成支座底部支承力不够、或不均匀,使得砂浆破裂或支座受力不均,导致支座扭曲变形;支座顶部钢板偏薄以及生锈严重(11)。
板式橡胶支座中滑板支座的较大剪切变形由于受施工环境的约束,滑板支座的施工显的比较重要,要保持滑板支座的四氟板表面和与之摩擦的不锈钢板表面清洁,应首先把工作环境营造好,才能保证板式橡胶支座实现正常的工作状态。
当支座发生转动时,转动套与上支座板始终保持平面接触,保证水平荷载平稳传递的同时,大大改善了SF—L滑板的受力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大吨位支座除具有一般支座的基本结构外,还需考虑设置一些附加的部件来适应其特殊的要求,从而提高支座的整体性能。
结构隔震体系是指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面(或底部柱顶)之间设置某种隔震装置而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为了达到明显的减震效果,隔震装置或隔震体系必须具备下述四项基本特性:
板式支座具有在梁端作用力作用时通过球形表面橡胶层调整受力中心的位置,逐渐将力扩散到圆板式橡胶支座的钢板和橡胶层,使支座受力均匀。
(图二)LRB900橡胶支座
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板式橡胶支座的加入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使得连续梁各桥墩分担总的振动功率流,从而改善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常用的隔震装置有天然橡胶支座、吴起县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橡胶支座隔震系统装置简单、施工方便,被认为是隔震技术迈向实用化卓有成效的体系。
并于1988年制定/4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条件》(JT3132.288),随后又相继制定了《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3132.1-88)和《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检验规则》(JT3I32.3-90)等交通部标准.1994年修定颁布/4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标准》(JT/T4--9,后来又修订为(JT/T4-2004)执行,为正确使用相大面积推广应用板式橡胶支座奠定了基础。
固定支座的作用是将建筑结构固定在墩台上并传递竖向应力和水平力,允许建筑结构在沿着线路的竖直平面内自由地转动,但不能移动;活动支座除了能自由地转动外,还应允许在活、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的作用下,梁端可纵向水平移动。
近几年还发展了关节支座支座,在支座内安置关节支座时间节点的转动,这种支座的转动灵活,但位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建筑支座布置前务必进行模拟演习,尽快发现方案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施工组织问题,及时修正技术参数,熟悉施工操作,充分保证人、料、机到位,合理组织工序。
隔震系统的位移能力不足。依据AASHTO标准验算可得,该高架桥隔震系统的大位移为820MM。而原设计的隔震系统的极限位移仅有210MM(滑动支座)——480MM(屈服耗能装置的极限位移)。通过利用博卢和达兹两处地震观测站分别对地震场地进行了地面运动情况的观测,并模拟了近断层的运动情况,得到的峰值位移应为1400MM。这巨大的差别说明了该设计不仅非常不合理(隔震的两部分位移能力不同),也远远不能满足达兹近场大地震的要求。
(规范第327页)由于铅芯抗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交替叠置组合而成,对应不同铅芯、建筑的要求,抗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钢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倾覆提离等性能要求,并保证具有不少于60年的使用寿命。
(图三)建筑抗震支座
架梁落梁时,T型梁的纵轴线与支座中心线重合;板梁、箱梁的纵轴线与支座中心线相平行。监理工程师应认识到支座施工安装质量的问题,加强支座施工安装环节的监督工作。监理应严格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检查、处理原支座垫石的缺陷使结构完好,顶面工程及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程及标准的要求。
且已知主梁恒载支点反力NMIN=726KN,大于所选规格支座抗滑小承载力273KN,故全部满足要求。
板式支座地震力受滑板支座滑动摩擦系数大小的影响比较复杂,在Ⅰ类场地条件下,影响较小;但在Ⅳ类场地条件下,板式支座地震力受摩擦系数大小影响比较大,同时也与烈度水平有关。
隔震技术是指在结构底部或某层之间设置由柔性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组成的隔震层,形成水平刚度很小的“柔性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场进行检查,必要时制定隔震橡胶支座更换专项方案,报批后及时更换。
板式橡胶支座内部钢板:钢板是板式橡胶支座承载力的保证,所以钢板在厚度上一定要达到标准,材质上一定要采用成品板材,杜绝折弯板等,在处理上一定要做到除锈,喷砂,从而保证橡胶与钢板的粘接。
为满足高速铁路大跨度建筑的大承载力和大位移的需要,要求支座具有大吨位大位移性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减隔振性能。
现在日本已经开始采用由计算机控制的半主动隔震体系,由于其采用了隔震和减震结合的手法,该设计得到了日本隔震构造协会的特别技术奖。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